“见龙在田,利见大人”是《易经》中乾为天卦之九二爻的爻辞;它是乾卦从下往上数的第二爻;所代表的是一个物体即将兴盛的前期;“万事俱备,只欠修炼”;因此,这时候龙还没有完全成为飞龙,但是却已经第一次开始出现在世间了。
“见龙在田”是看见龙出现在大地上;“利见大人”则代表把吉利带给大众。因此,“见龙在天,利见大人”,便是吉利的象征;代表一个有才能的人即将出现并且给这个世界的老百姓带来吉利。
目前,关于此爻辞出现的比较多的另外一种解释为:“龙出现在大地上,这时候很利于去见德才兼备的人”,而这种解释大多是源于《象传》翻译而来;这里杨易德只按自己的理解,基本区别是在“大人”上面;若把“大人“理解为“大众”而不是“大人物”,那么此爻寓意便很明显,是“将出贤才”;而不是“将见贤才”了。
关于“《象》曰:见龙在田,德普施也”的解读
《象传》对于“见龙在田,利见大人”的解释是:“见龙在田,德普施也”;翻译过来就是:“龙开始出现在大地上,并已经开始向世间遍洒它的德行了”。对于象的解释目前比较流行的还有另外一种说法,即把“大人”理解为“大人物”后;于是便可以解释为:“君子已经具备成就大事的才能,所以这时候是很利于去见王公贵族的”。但是,实质上这种说法靠谱吗?从整个乾卦爻辞的顺序来看显然是不符合逻辑的;因为乾卦是用龙从起初的状态到飞上天的不同状态来阐述整卦的道理;而当卦到了九三、四爻时,此龙没有飞上天去,从它们的爻辞我们可以看到那时的龙是因为所处于是一个非常谨慎的跃跃欲试的时期,而这代表着时机在九四爻都还没有彻底成熟,那么,试问又怎么可能在九二爻就已经“利于会见王公贵族了”呢?
当然,不同人对于《易经》因为看的角度不同,便理解不同;哲理的重点在对不同事物的灵活理解,如易经八卦一样,随着阴阳不断的变化,一切本都没有固定的象数,因此也就没有绝对的对与错,这就是“变易”所阐述的道理;这时,我们顶多可以“我见”,但切不可还加“我执”。
关于九二爻辞的补充和文言的解读
《文言》是专门解释乾坤两卦的卦辞和爻辞的一段话;因为是专门的解释,所以自然在此卦上也显得成熟得多一点,以下为《文言》对于乾卦九二爻:“见龙在野,利见大人”的注解原文:
九二曰:“见龙在田,利见大人。”何谓也?子曰:“龙德而正中者也。庸言之信,庸行之谨,闲邪存其诚,善世而不伐,德博而化。《易》曰‘见龙在田,利见大人’。君德也。
因为不太赞同目前比较流行的那种专家性解释,故以上原文杨易德还是得以个人理解来翻译(译文):
“见龙在田,利见大人”;这是什么意思呢?孔子说:“比喻像龙的品德,它始终是中正的。所以它哪怕一句很随便的话,都无时无刻不透露着本质的诚信;哪怕是一个很普通的行动,都无时无刻不显示着骨子里没有一丝的邪念;它利于这个世界,虽然有能力但却从不去杀伐,反而是以德服人,从事感化世人的道路”。
《易》说:‘见龙在田,利见大人’。实际上指的是君子之品德也。
“见龙在田,利见大人”给我最大的启发:
读《易经》的趣味绝不是死板地解文说字;而是在看完后能够有所启发和明白不少的道理。这里,“见龙在田,利见大人”给我的最大启发是:
即使你一个很有才能的人,并且你的才华开始慢慢成熟和逐渐显露,但也要怀着利于大众之心,首先让它自然地显露,同时要为了利于万物去运用,而是不心生自私自利去使用它。
切记:你的才华是上天赋予你的,只有德行是自己修的;在你的才华开始显露之前,你要做的绝不是洋洋得意,骄傲和自负;而是从一开始就心怀利于天下众生之心,哪怕只是一个细微的言行,都绝不透出一丝邪念,只有坚持仁义,你才能真正地有所大作为,并且以德济天下之苍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