道德经这本书本身就是神圣之作,所以高度非常高,一般人很难理解。就每句话来说,每个人的解读也不同。全书有三十二处提到圣人,可见对圣人是非常重视的,包括道德本身,就是圣人最高的品行。那么世人都来学习圣贤不好吗?为何反而还会提倡要“绝圣弃智”呢?
《道德经》第十九章【原文】
绝圣弃智,民利百倍;绝仁弃义,民复孝慈;绝巧弃利,盗贼无有;此三者以为文不足。故令有所属,见素抱朴,少私寡欲,绝学无忧。
这里提到的:“绝圣弃智”,很多人理解都是字面意思。比较合理的字面意思大概可以翻译为:放下聪明与对神圣的崇拜,只一心做利于人民的实事,人民才能真正百倍受益。因为这本书首先站立在圣人的角度教授君王的学问,而不是教普通老百姓的。上古的时候,圣人就是君王,再接下来,圣人是君王的老师。最后,君王只偶尔请教圣人。再后面,君王几乎用不到圣人了,改读一读圣人写的书为主。早期的时候,圣人需要教授君王治国,所以出发点就很高。《道德经》也有治国篇,比如“治大国,如烹小鲜”。
然而,老百姓看到这个内容该如何去解读呢?在看到“绝圣弃智,民利百倍”这个篇章时候,往往就会解读为:不去用去学习与效仿圣人,不去羡慕圣人的智慧聪明。——这显然就变得很消极了。虽然圣人的命运和普通人不同,普通人一般也做不了圣人,但是圣人的德行不正是值得普通人去学习的吗?
那么,到底怎么理解此才是正确的呢?这时候很多人会把竹简本拿出来说事儿,说经文被篡改了之类芸芸。意思变了。对于这一点,个人不迷恋考古学。因为先不说其中真假。《经书》的作用是什么?是唤醒一个人本有的灵性,而不是扣文字的灌输知识,是给不同人悟到自己立场该懂得的东西。悟透天道者,可用生命谱写出无字天书,弹奏出自己人生的绝响。
所以真经不在书上。谁用出了道理,谁就是觉者。书本者,桥梁也。谁悟出了道理,谁就过了桥。未过桥人在争论哪个桥才是真正的桥,已过桥的人却早站在彼岸微笑。
经书的作用,不是用来传播知识。而是唤醒灵性。经有真伪之别,灵性的苏醒无真假之分。若灵性果真苏醒,真经有何用。若灵性尚未苏醒,能唤醒灵性的那本书就是真经——无关乎其本身真伪。
经是觉者写的,用经而不执经。才能将自己的生命活成经典。找到自己本有的自性觉悟,悟出一本属于自己的经书。
因此,对于《道德经》这段话,我的理解是这样的:
教平凡人做圣人的,绝是凡人。
教平凡人做凡人的,就是圣人。
教圣人做圣人的,是神仙。——依旧轮不到凡人。
圣人一定明白,世上大多数人都无法成神成圣,只能做凡人,这就是它们的宿命。所以如何安顿好它们,这就是圣人要做的事。
这也是道德经阐述的“绝圣弃智,民利百倍”。圣人叫老百姓绝圣弃智,并不是自己弃圣弃智。因为圣人需要神圣的事情,伟大的智慧,去建立功行。然后才能功成而不居功。功成弗居,就是道德。所以道德不是一种理论,不是一种认知,而是一种实践。
因为不居功,圣人的圣与智所以没必要弃,因为它要完成道德实践的任务,然后默默退出。需要经历这个过程,才能谈得上功成身退。一旦身退,圣智皆已有用,而复归无为。归无为后,则无所作用。就会被平凡人自然而弃。根本没必要刻意弃。
所以圣人的绝圣弃智,和凡人的绝圣弃智,应该是不同的。凡人的绝圣弃智是:
“当你没有那个命的时候,别想着做圣人”。
——凡人的绝圣弃智,是去除不自知的贪欲。
圣人的绝圣弃智是:
“我需要的只是,请给个机会让我来完成神圣的使命,而不需要别人崇拜我的神圣”。
——圣人的绝圣弃智,是去除不贪功的贪欲,秉持不居功的德行。
真正的圣人,所以他自己既绝不了圣,也弃不了智。因为教圣人做圣人的,绝不可能是凡人。是神仙。有这个使命的,绝对弃不了。它用圣智去功成,完成道德实践后,马上就该做第二步了:“功成弗居”。
那么“功成弗居”的前提是什么?是功成,才谈得上弗居。而功成的前提是什么?是圣心圣智。如果这个一开始就弃了,又如何立功完成神圣使命呢?
因此,对于“绝圣弃智”,有使命的人,和没有使命的人。要区别理解,区别看待。但最终意思却是一样的,减少不必要的贪欲,做好自己的本分,该做的实事。这就叫“见素抱朴,少私寡欲”。
所以“绝圣弃智”是具体行为,是表象;提倡归于朴素,少私寡欲才是内核,是原则。
相关文章推荐:
☯悟透《道德经》:“万物并作,吾以观复”八个字,能知前后500年
【天洞月谈录】人不杀生,虎不食肉是善吗?鸟不食虫,羊不食草是善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