腊月,夏称:嘉平,商称:清祀,到周则称:腊。根据史记《补三皇本纪》记载:“炎帝神农初为田事,为腊祭以报天地”。而腊八,是要腊祭的日子之一。古《礼记》,《礼传》均有关于腊八的记载。而在中国皇宫以及道观,从上古时代一直延续至今,又有其具体的说法;中国本土道家明确的三元五腊即为:
三元:上元正月十五为天官赐福日,中元七月十五为地官赦罪日,下元十月十五为水官解厄日。
五腊:正月初一为天腊,五月初五为地腊,七月初七为道德腊,十月初一为民岁腊,十二月初八为王侯腊!
关于五腊之日,又有五帝相会,其以五腊循环,五帝分别在五腊日依次会于东、南、西、北、中五方:
正月一日,名天腊,此日五帝会于东方九炁青天。
五月五日,名地腊,此日五帝会于南方三炁丹天。
七月七日,名道德腊,此日五帝会于西方七炁素天。
十月一日,名民岁腊,此日五帝会于北方五炁黑天。
十二月八日,名王侯腊,此日五帝会于上方玄都玉京。
五方,又对应中国传统命理学中的五行,它对应的是东方为木,南方为火,西方为金,北方为水,这个方位对应五行是固定不变的,其取自四时,即是四季春夏秋冬变为东南西北四方,加之每个方位的正中央和交界点为第五方。
而正月,则是寅月,在地支五行属相上永远固定为阳木,也为每年的第一个木月;木为春天,五行对应方位为东方,天腊在正月初一木月举行,以此月之腊,祭祀东方,五帝会于东方。
五月,是午火之月,为南方,炎夏,午火纯阳(阳极变阴,故其化气为阴),最能代表五行火之激烈,故地腊在午火月举行。以此月之腊祭祀南方,五帝则会于南方。
七月为申月,刚好立秋,为阳金,气行西方。故而此月之腊,用以祭祀西方,此时五帝会于西方。
到了十一月,就是子月(纯阴之水,故化气返阳)了,此月本是最寒冷的水月,万物归藏,气行水运主北方,故而祭祀北方,五帝会于北方。
十二月则为一年之终,为丑土,本为五方中央的产物,在一年中实际是最后一个四库月,其又为冬季,气主遁藏万物,土能收藏东南西北四方木火金水四行之气从而构成五行,又是一年最后一个月,其最特殊。故王侯之腊在这个月份,用以祭天地,五帝则在此月腊月初八会于中部上天玄天之玉京。
以上可知腊八节与中国道家五行、五方、五帝、五腊的关系非同一般。关于腊八节的来历,今天杨易德在朋友圈发现了大量的转发文章将其解释为释迦牟尼佛的成道日,然而这是有待商榷的。释迦摩尼佛原本是西方古印度时期的独立国家迦毗罗卫国之圣人,纪念他的道诞一般是不用中国的农历,而是应该用其原国的国历。之所以到今天让很多人以为腊八与“佛成道日”有关,与佛教流传入东土后与中国本土民俗融合恐有莫大的关系,而从“原始佛教”成为“汉传佛教”的转变以来,再从汉传佛教逐渐的被融入本土道家文化,很多冒牌的“佛典”已不再是原本的经典,而是被篡改得面目全非的伪经,更何况篡改某些说法了。
用佛家所流传的说法,当前即为末法年代,根据佛家《楞严经》记载:“末法年代,邪师为恒河沙数”,在这个年代,“腊八节是为庆祝佛诞”或为末代佛家为宣传之刻意定义最有可能。然而真正的腊八,本已是中国本土历来的民俗与中国本土道教节日。
到了汉代,只是皇帝老儿开始规范这个节日的用品了,那个时代是一个“民以食为天”的年代,国家参与规范食物是民生大事,他们办的这件大事是给祭祀用品统一“定了料”,即每年腊八节这一天,要将大米、红豆、绿豆、枣子、核桃、桂圆、板栗、焦糖等等这些配料统统混合在一起,合煮熟为腊八粥,以合家团聚一起食用之,全国举家并皆以此日来祭祀祈求天地祖先神灵保佑,共许来年丰收之意。
所以在民间,每逢腊八很多人还是会自己在家摆设酒席,比如像杨易德的爷爷,并没有任何宗教信仰,只有民俗信仰。民俗即是老祖宗一代一代传下来的东西,在今天,他依然还在用老规矩:弄上几杯小酒,炒几个小菜,放点鞭炮,打开大门,迎接祖先的归来,享用这人间的美味。然而这些“祭祀品”,本为普通的食物与供奉,管你腊八不腊八,爷爷偏偏就是不煮粥!
其实,我们可以想象的,最早的祭礼本来就是任意食物,确实是不一定需要腊八粥的。因为从上古时代起,生食逐渐变为熟食是由“钻木取火”特效开启后才有的漫长过程,这个民间腊月初八供祖人的规矩,前身为历代祭五方天帝转化。民间老百姓缺衣少食的年代根本就玩不了太大的手笔,那时候的国家祭天,民间只能跟着祭祖,那是有什么祭什么。现在国家虽然已经不祭天了,但是民间却还是照样祭祖的,杨易德的爷爷也一直都称这个为“供祖人”,所有的食物皆为任性摆放,其实这并不是他的原创,是祖人所传下来的。
那么,腊八节呢?是否为佛家原创?或是中国老祖人随道而传下来的呢?